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对象,它们不仅能享受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还能提升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但要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必须通过一系列的认定评价,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各类项目申报的基础。因此,企业应该提前做好知识产权的布局和规划,尽量通过自主研发申请专利,保护自己的核心技术。但如果企业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时发现自己的知识产权数量不够,是否可以通过购买或转让他人的专利来补充呢?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高新技术企业应该拥有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这些知识产权可以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但必须是已经授权或取得证书的,申请中的专利不能用来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如果企业急于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而自身又没有足够的知识产权数量,可以考虑通过购买或转让他人的专利来达到要求。但这种方式也有一些缺点,比如:
①购买专利的价格较高,尤其是发明专利这类含金量高的Ⅰ类知识产权,市场变动也较大,可能不容易找到合适的专利类型。
②购买专利的得分较低,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评分时,转让来的专利一定小于自主申请的。
③购买专利的风险较大,如果专利与企业的主营业务不相关,或者专利存在质量、有效性、侵权等问题,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相比之下,申请专利则有以下优点:
①申请专利的成本较低,只需要支付一些申请费用。
②申请专利的得分较高,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评分时,自主申请的专利会得到更多加分。
③申请专利的安全性较高,如果专利是基于自身研发的核心技术,可以有效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降低潜在的侵权风险。
综上所述,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综合考虑是购买专利还是申请专利。如果时间紧迫,可以先通过购买或转让一些与主营业务相关且质量可靠的专利来满足数量要求。但如果时间充裕且研发实力强大,最后还是建议还是通过自主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