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布局是企业专利工作的重心。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专利布局的土壤也越来越肥沃。但从现状来看,很多企业所谓的专利布局仅仅是很简单地由研发部门按照自己的理解提出一些想法,专利工程师将之委托给专利代理机构,后者完成专利申请的撰写并提交。
在这一过程中,专利工程师并没有系统地从专利布局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导致企业虽然拥有很多专利,但没有形成系统的专利保护能力,整体的专利质量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提升。所以,如何系统地开展专利布局工作,将好的想法转化为系统的专利保护网络,这是专利工程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笔者认为,企业要做好专利布局应当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保护方式。在企业中,知识产权主要体现在专利、商标、版权和域名等方面,而在技术及产品开发阶段,主要以专利和商业秘密居多。一般而言,对于那些容易被破解、仿冒的技术,适合通过提交专利申请来保护,但是对于一些不容易被破解,并且即使被侵权也很难获得侵权证据的技术而言,则适合用商业秘密来保护。当然,在具体操作中,专利和商业秘密并不是二选一的关系,一些技术可能是通过两种方式结合起来的方式进行保护,比如对于宏观的原理可以通过专利进行保护,但是对于一些参数、配方则可以采用商业秘密的方式来保护。
其次是基于产业链进行布局。企业在提交专利申请时,传统的做法是一个技术点提交一件专利申请。但是在专利的具体运用中,通常的情况是该专利对于产业链中的各个厂商的影响都不尽相同。因此如果发现某一专利非常重要,而且未来被侵权的可能性较高,那么企业在进行专利布局时,就不能仅仅根据技术点来进行布局,而更多地是要根据产业链各个厂商的具体情况来布局专利,以确保相关专利覆盖到产业链各相关厂商。这样企业在进行维权时,就可以根据产业链中不同厂商的不同情况,利用不同的专利进行维权。基于产业链进行专利布局,可以确保将来在进行专利许可时根据产业链中厂商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专利组合方案。
再次,基于技术体系进行布局。如果某一技术点较为优良,那么在构建专利防护体系的时候,就不能仅仅基于该技术点进行布局,而需要进一步启发研发人员和专利工程师,从该技术对系统其他方面产生的影响来展开布局,以确保成功构建围绕该技术点的整体专利保护网络。例如,如果在手机终端上使用了某一复用技术,那么在进行专利布局时,一方面要考虑网络接收终端是否应该具有解复用技术,另一方面要考虑复用技术的运用是否会对数据传输有新的要求等等。
第四,基于地域进行布局。专利保护具有地域性。企业在进行专利布局时,除在中国进行专利布局外,还需要综合多种因素,考虑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专利布局。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专利保护力度。一般而言,专利保护水平可以划分以下几个层次。第一层是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专利制度较为完善,并且科技发展水平较高,专利执法能力较强。第二层次是巴西、印度、俄罗斯、墨西哥等国家。第三层次是其他发展中国家。二是本公司产品制造销售地。为了更好地保护公司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生产和销售地一定是专利布局的重点。三是主要竞争对手及合作伙伴分布地。基于竞争和合作的关系,在竞争对手或合作伙伴涉及的地域,需要重点进行专利布局。